9月20日,来自中国、日本权威心血管专家齐聚广州国际生物岛赛莱拉生命科学馆,出席第66期广东科协论坛“2015中日动脉硬化研讨会”。国内外近30位在动脉硬化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科学家和我省各高校、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近200名科研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大会现场
本次论坛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会承办;暨南大学、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普中心、广东科技报社、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巡视员、秘书长汤少明 、暨南大学副校长刘洁生、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长陈海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飞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庆教授、日本山梨大学范江霖教授分别代表中、日专家为本次活动致辞。
王一飞理事长主持本次活动
研讨会上,来自中日各地的十余位专家代表做了研究报告。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理事长Yuji Matsuzawa报告称内脏脂肪的堆积能引起低脂联素血症,它是引发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系列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原因。日本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副理事长山下静也教授报告称,颗粒蛋白前体PGRN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因此PGRN能够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靶点。日本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理事平田健一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关,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凌文华教授研究团队发现,花青素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区域和炎症反应,维持粥状硬化斑的稳定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区景松教授表示,围手术期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通过改善经过非冠状动脉心脏手术后病人的HDL的功能,从而改善心脏和肾脏的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庆教授的工作主要是构建了与人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似的啮齿类动物模型,这对于开发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刘恩岐教授发现,血浆里N-多聚糖的水平与胆固醇的水平有密切关系,这可能表明了N-多聚糖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来自暨南大学的闫道广教授作了有关ORP4L的报告,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在ORP4L缺陷型的小鼠中,巨噬细胞对于凋亡诱导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表现高敏感性。来自中山大学的徐峻教授通过高性能计算平台来构建靶向于高脂血症和II型糖尿病的化合物库,这种系统性的药物开发方法能够加快很多靶向药物的开发过程。
与会者就动脉硬化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科研信息等进行交流与对话,两国专家就探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机制、预防与治疗等方面与广东省动脉硬化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学者、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互动。本次论坛给该领域的研究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对于推动我省乃至我国动脉硬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探讨动脉硬化治疗新策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