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专栏
分会专栏
2018年12月18日
学会临床实验医学分会承办第六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

文章来源:仪器信息网

 

[导读] 12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在广州市广州大厦召开。论坛旨在促成产、学、研、用等多领域人员的充分交流和互动。

 

2018年12月15日——1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实验医学分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仪器信息网协办的“第六届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在广州市广州大厦召开。论坛旨在促成产、学、研、用等多领域人员的充分交流和紧密互动,为微流控芯片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资源。会议200余位微流控芯片领域著名学者、生物医学领域著名微流控应用专家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微流控产业界人士参会交流,分享他们的成果和体会。

 1.jpg

会议现场

本次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秉承“小型、高端”的理念,力求为微流控学术和产业领域的互动式交流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会议开幕式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大渔(会议执行主席)主持,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王一飞、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实验分会主任委员徐邦牢和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致辞。

2.jpg

王一飞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3.jpg

徐邦牢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实验分会主任委员

4.png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

学术报告部分包括9场特邀报告和22场专题报告。特邀报告内容如下:

5.jpg

张学记 北京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免光刻和3D打印技术微流控装置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微流控芯片制作往往依赖微机械,微电子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微流控技术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不过昂贵的微电子加工设备和较高的技术门槛限制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张学记教授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微流控芯片领域,特别是不依赖于光刻等微加工手段和桌面3D打印技术制备微流控芯片装置,并将这些装置应用于肿瘤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及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1)通过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制成悬滴式细胞培养装置,培养3维肿瘤细胞团簇,对药物刺激下的凋亡,细胞团簇在3D细胞外基质中的转移迁移等生物学表型和基因表达做了系统的研究;(2)通过3D打印微流控芯片装置和无光刻模板制备方法,对肿瘤细胞微环境进行有效的模拟,对肿瘤迁移以及基因表达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肿瘤-体细胞-微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6.jpg

杨朝勇 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液体活检新方法》

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测在肿瘤分期诊断、动态监测、疗效评估、药物开发和预后监测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是一种可望用于替代肿瘤组织活检的液体活检新技术。然而依赖于单一上皮源性抗体的CTC免疫富集及计数检测方法无法对不同分型的CTC进行全面捕获、难于无损释放CTC、无法提供深度的分子病理信息。基于微流恐慌技术,杨教授团队发展了高效核酸适体筛选方法,获得了多条可识别不同CTC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核酸适体序列;利用流体调控与表面调控技术,杨教授团队构筑了基于细胞尺寸与生物识别特性协同捕获的微流控微柱阵列芯片,实现了CTC的高效捕获与无损释放;借助微流体器件的精准操作优势,团队还开发了一些列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方法,用于解释CTC的分子病理信息。团队所发展的肿瘤细胞的识别探针、捕获芯片与高通量单细胞分析方法在癌症的精准诊断、用药指导、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7.jpg

方群 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液滴系统的核酸分析》

在报告中,方群教授介绍了研究团队基于顺序操作液滴阵列(Sequential Operation Droplet Array,SODA)技术发展的核酸分析系统。在2015年,该团队奖SODA系统应用于单细胞基因表达定量分析,实现单细胞基因分析所需的液滴反应器生成、单细胞捕获、细胞裂解、RNA逆转录、PCR扩增、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等多个操作。2017年,该团队将SODA系统应用于数字PCR检测中,发展了一种可快速、灵活形成多体积液滴阵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体积数字PCR的绝对定量分析。最近,方群教授基于SODA技术,研制了集成化、低成本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完成基于固相萃取的样本核酸提取、样本再分配、逆转录、PCR扩增、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分析。

11.jpg

刘大渔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国内IVD行业的基于与挑战》

刘大渔课题组工作于临床检验第一线,其研究目的是针对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通电问题,针对性的发展创新微流控诊断技术。在报告中,刘大渔研究员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基础知识、技术特点及典型应用案例。选择了微流控诊断技术最主要的几个应用领域,介绍了代表性的微流控产品和或技术。面对新形势下微流控诊断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刘大渔研究员从检验医学工作者和微流控技术研究者的双重角度,剖析了微流控技术产业化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罗勇.jpg

罗勇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器官芯片的研究与应用》

器官芯片是2016年世界达沃斯论坛评选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其应用面覆盖药物筛选、医学研究、食品安全、生殖健康等多个领域。罗教授在本次报告中主要介绍器官芯片发展史,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1)肾芯片及其在药物肾毒性评价中的应用;(2)肝芯片及其在联合用药肝毒性评价中的应用;(3)胰岛芯片及其在药物活性评价中的应用;(4)肠芯片及其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5)血管糖鄂芯片及其在保健品研究中的应用;(6)肿瘤芯片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杨梦甦.jpg

杨梦甦 香港城市大学

报告题目:《结合微流控技术与单细胞分析研究肿瘤异质性》

近年来,结合微流控芯片和单细胞分析技术用于肿瘤异质性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本次报告中,杨教授着重介绍了课题组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杨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带有单细胞固定和迁移通道的微流控芯片,研究来自同一细胞系的癌细胞迁移异质性。利用机械约束可调的微流控芯片控制癌细胞的集体迁移,并通过单细胞转录分析,系统的研究了主导细胞和追随细胞的EMT相关基因表达的异质性。同时,该团队还开发出了一种用于捕获上皮性卵巢恶性腹水中的单细胞和细胞簇的微流控芯片,并基于对EMT相关基因进行单细胞转录分析。对被分离细胞的簇内和簇间异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毫无疑问,微流控技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的结合将在癌症生物学研究和精准医学应用中有巨大潜力。

叶嘉明.jpg

叶嘉明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的广度开发和深度产业化》

集成电路芯片使计算机微型化,而微流控芯片使实验室微型化。当前,微流控芯片已在医疗体外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筛选、军事科学等领域获得深入的基础研究与极广泛的应用研究,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致认为:微流控芯片“极有可能领导化学和生物医学的下一场革命”,并成为未来“必将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叶博士在本次报告中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技术特征、战略意义、国内外研究及产业化现状,重点围绕报告者多年的微流控产品研发经验,探讨了微流控芯片在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工作思路。报告内容包括:(1)微流控芯片技术特征与战略意义;(2)国内外微流控研究及产业化现状;(3)微流控芯片产业化的关键要素;(4)微流控POCT系统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中的产业化进展。报告结尾,叶博士对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微流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吴洪开.jpg

吴洪开 香港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对微流体芯片产业化的探索》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泛指在微尺寸范围内控制、操作和检测流体的技术,是指在微电子、微机械、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交叉学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微流控技术发展迅猛,在生物、化学、医学的等领域已经展现了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应用研究领域。由于微流控芯片自身的各种特点,相较于它在研究实验室中的广泛应用,微流控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相对较慢。吴教授在本次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近期团队关于微流体技术在细胞冷冻保存及DNA检测方面的产业化探索。

林炳承.jpg

林炳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的战略机遇》

微流控芯片使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型科学技术平台,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科技部2017年明确的“颠覆性技术”。林教授指出,微流控芯片的第一轮产业化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启动,下一轮产业化将要波及单细胞分析、第二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用于超大规模和超高通量的药物和其他材料筛选的液滴芯片技术、以及用于过程监控、个体化治疗、制药产业和化妆品产业等的器官芯片技术。林教授本次报告主要讨论了未来十年、十五年微流控芯片将会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对这一领域的广大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产业界认识提出了建议。

22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部分专题报告如下:

程鑫.jpg

程鑫 南方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数字液滴微流控芯片平台技术介绍及最新进展》

14.jpg

 巫金波 上海大学

报告题目:《表面张力限制液滴阵列芯片》

15.jpg

 李博伟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报告题目:《新型旋转微阀纸芯片分析平台在环境和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16.jpg

颜智斌 华南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针对微流控芯片的新型低成本非超净间加工方法》

郭永.jpg

郭永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微液滴数字PCR与产业化》

周朋.jpg

周朋 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微流控HPV基因分型检测产品的产业化及其在市场的应用状况

周蕾.jpg

周蕾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微流控、纳米材料和体外诊断技术》

刘婷娇.jpg

刘婷姣 大连医科大学

报告题目:《肝肾PTS培养微流控芯片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外泌体器官趋向性研究中的应用》

陆瑶.jpg

陆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基于高密度抗体阵列的单细胞分析

李远.jpg

李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报告题目:《直微通道微流控芯片:一种简易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分析工具》

张元庆.jpg

张元庆 中山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迁移研究》

马波.jpg

马波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报告题目:《拉曼单细胞分析分选技术及其应用》

黄术强.jpg

黄术强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报告题目:《多尺度微流控技术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胡斌峰.jpg

胡槟枫 南方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从芯片材料到仪器信号读出:构建微流控诊断平台的逻辑》


论坛第二天举办了“微流控芯片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沙龙,由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周钦主持,来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叶嘉明、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王  鼎、东莞博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霍卫松以及澳银资本的李晋等几位嘉宾就微流控芯片的机遇、挑战和产业发展方向作了热烈的讨论。

0.jpg 

众多企业携创新微流控产品亮相本次会议。深圳天大、广州万孚、杭州霆科、广东国盛、北京百康芯、深圳理邦和赛沛等国内外企业展示了他们的微流控芯片产品。深圳市合川医疗和广州万孚的代表还在午餐研讨会介绍了他们的微流控芯片产品和技术服务。

00.jpg 

微流控厂商部分产品展示